大家知道,水泥产品必须磨制到一定细度状态时,才具有胶凝性。细度状态可用多种方式表达:如细度指标(80滋m 和45滋m 筛筛余),其主要反映水泥中粗颗粒含量(%);再如比表面积指标(m2/kg ),其主要反映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而颗粒级配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水泥中粗细颗粒分布状态,是当前水泥企业调整、控制水泥性能的先进手段。
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在国内外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基本结论,对于高等级硅酸盐水泥来说:分布状态在3~32滋m 颗粒时,对水泥强度增长起主导作用,这类颗粒含量应大于65%,其中16~24滋m 颗粒含量尤为重要;而小于3滋m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10%;1滋m 颗粒容易风化、结团,遇水会水化,对水泥性能不利;而大于65滋m 的颗粒越少越好,最好为零。
使用水泥助磨剂后磨机中的过粉磨现象会减少或消失,因此水泥中小于3滋m 的颗粒含量会有所减少,大颗粒的比例也会因粉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如果水泥企业要改善自己产品的颗粒组成,可以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助磨剂,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但要组合水泥的颗粒级配则需要通过其他工艺措施才能实现。不同厂家的水泥助磨剂,其配方、选料、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的助磨剂,也会因其目的不同,在粉磨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不同的助磨剂其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水泥企业在使用时应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