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水泥助磨剂是一种小产品,但小产品却能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水泥是一种大宗产品,使用助磨剂后吨水泥生产成本只要降几元钱,年经济效益就是数十万甚至数千万。这是吸引水泥厂使用助磨剂的主要因素。关于水泥厂使用助磨剂后的经济效益的报道不少,多数由技术人员撰写,没有财会人员参与,给出的效益数据属简单粗略估计,不够全面,往往低估使用助磨剂产生的经济效益。 1提产型助磨剂的经济效益计算 提产型助磨剂只提高产量,不改变水泥的配比和强度。许多作者只计算提产后节电经济效益。 1)提产后节电产生的经济效益:假设粉磨车间使用助磨剂前后磨机经相等时间运转后耗电相等,则有: b×100=b′×(100+a) 式中: b、b′———使用助磨剂前、后水泥成品粉磨综合电耗,kWh/t; a———提产百分点。 由此可以推导出增产节电所增加的经济效益D(元/t): D=b×[a/(100+a)]×e–cf(1) 式中: e———电价,元/kWh; c———助磨剂价格,元/t; f———助磨剂掺量,%。 如某厂年产60万吨42.5级水泥,使用助磨剂后提产20%,未掺助磨剂时水泥粉磨综合电耗为44kWh/t,电价为0.6元/kWh,助磨剂价格为1万元/t,掺量为0.02%,则节电经济效益为: D=44×[20/(100+20)]×0.6-10 000×0.02% =2.4(元/t) 2)提产后设备折旧费的下降:水泥产量提高后,单位产品的设备折旧费下降,可以用推导节电经济效益同样的方法,推导出设备折旧费下降S(元/t): S=s×[a/(100+a) 式中: s———未使用助磨剂时的设备折旧费,元/t。 3)提产后工资总额吨水泥平均值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工资总额不变时吨水泥所付工资下降。用同样方法可推导出工资总额吨水泥平均值下 降G(元/t): G=g×[a/(100+a)](3) 式中: g———未使用助磨剂时的工资总额吨水泥平均值,元/t。 4)提产后磨机耗材与维修费用的下降:磨机的研磨体、隔仓板和衬板的磨耗与磨机的运行时间有关,生产相同量水泥,加助磨剂后大大缩短了磨机运转时间,因此,单位水泥的研磨体、隔仓板和衬板的磨耗明显下降。同样方法推出耗材与维修费节省H(元/t): H=h×[a/(100+a)] 式中: h———未使用助磨剂时的耗材与维修费,元/t。 5)提产型助磨剂的综合经济效益:综合(1)~(4)式得提产型助磨剂的经济效益T(元/t): T=D+S+G+H=(be+s+g+h)×[a/(100+a)]-cf 还是以上述某厂使用增产助磨剂为例,如该厂各项财务价格为:折旧费s取7元/t,工资总额吨水泥平均g为3.6元/t,耗材维修h为2.5元/t,使用助磨剂前吨水泥利润20元/t,则提产综合效益: T=(44×0.6+7+3.6+2.5)×[20/(100+20)]-10 000× 0.02%=4.58(元/t) 某厂未使用助磨剂时年产量为60万吨,用助磨剂提产20%后的年产量为72万吨,则年增经济效益为72×4.58=329.76万元。这里要提醒一点就是,不要忘记提产的额外经济效益,因为新增12万吨水泥,原利润20元/t也应计算,是使用助磨剂后才有的,所以使用助磨剂增产后增加的经济效益应为329.76+12×20=569.76万元。这样,使用提产型助磨剂的年增经济效益的公式为: W=Ty(1+a/100)+ry×a/100 式中: W———年增税前利润,元/年; y———未用助磨剂时的水泥年产量,t/年; r———未用助磨剂时的吨水泥税前利润,元/t。 2增强型助磨剂的经济效益计算 产量不变,细度增加和强度提高的增强型助磨剂能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增加混合材掺量,这种助磨剂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Q=kj-∑mini-cf(7) 式中: Q———混合材取代熟料的经济效益,元/t; k———熟料成本,元/t; j———熟料减用百分数,%; mi,ni———某一种混合材烘干后的成本价(元/t)及该混合材的增量百分数(%),一般i=1,2; cf———含义同前,表示助磨剂成本。 如只有一种混合材取代熟料(i=1),计算简化成: Q=(k-m)j-cf (k-m)为熟料与烘干混合材的差价,其值往往超过百元,因此增强型助磨剂的经济效益往往超过纯提产型,这就是许多水泥厂更愿意用增强型或复合型助磨剂的道理。 3使用助磨剂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等级 使用助磨剂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仅仅为了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等级,如从32.5提高到42.5或42.5提高到42.5R,这种情况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X=o-p-cf 式中: X——— 提高等级的经济效益,元/t; o、p——— 高等级、低等级水泥的税前利润,元/t。另一种考虑是,分别为使用助磨剂前、后某高等级水泥的生产成本,元/t。 4复合型水泥助磨剂的经济效益 将(5)、(7)和(8)式合并,就能计算复合型水泥助磨剂的经济效益: Z=T+Q+X =(be+s+g+h)×[a/(100+a)]+o-p+kj-∑mini-cf 5使用助磨剂的其他经济效益 1)输送、装卸和存储成本下降:除增产、增加混合材用量的经济效益外,其他方面的经济效益往往被忽视,如水泥的输送、装卸和存储成本下降未见具体报道。水泥助磨剂在水泥颗粒表面扩散形成的隔离膜使水泥颗粒间的团聚力和水泥颗粒对设备内壁的黏附力减弱,水泥流动阻力减小,避免了水泥库内挂壁、结拱和阻塞的发生,因此水泥库容增大,输送、装卸时间缩短,存储维护成本下降。从短期看,上述方面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如长年坚持使用助磨剂并认真统计,这方面的经济效益会是一个不小的数据。 2)其他方面:在水泥销售旺季,不少地区的水泥厂包装车间旁卡车排成长队,交了货款还可能要等一个星期才装到货。在这种黄金时间,水泥厂只要用很小的投入就可能增产10%~30%,从而实现前面所计算出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水泥销售淡季,粉磨车间使用助磨剂可以避开高峰电,节省电费。 6助磨剂的使用对纳税的影响 水泥厂使用助磨剂后经济效益增加,纳税也增加,对国家贡献更大了。就拿前面提到的使用增产型助磨剂的某水泥厂来说,水泥产量由60万吨提高到72万吨,年增利润569万元,营业税、增值税及其附加城建费和教育费,还有所得税都增加。使用价格为1万元/t,掺量为0.02%的助磨剂,每年购买助磨剂要花144万元,如开增值税发票可退税20.8万元。有些厂通过增加废渣掺量而免税,如使用助磨剂将粉煤灰掺量由20%提高到30%就可免增值税和所得税。 7使用助磨剂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使用水泥助磨剂不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大家知道,生产水泥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06年我国生产了8.7亿吨水泥熟料,消耗11.3亿吨石灰石、1.6亿吨黏土、1.1亿吨标准煤和826亿度电,向大气排放8.7亿吨CO2、数千吨粉尘、数十万吨的SO2和NOx。目前我国水泥混合材掺量平均为25%,通过采用助磨剂使水泥中的熟料用量减少5%是完全能办到的,由此可以节约7千万吨的天然资源,少排放约5千万吨的CO2、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 8结束语 本文所述使用助磨剂各种效益的计算仍属简化 近似计算,要得到准确可靠数据,必须认真计量统计。建议使用助磨剂的水泥厂和助磨剂生产厂立项,组织有关专门人员,校正计量设备,记录使用助磨剂前后一定时间内的各种原始数据,对助磨剂能产生的各种效益进行科学计算,写出详实可信的报告,其目的是找出水泥厂使用助磨剂取得高效益的经验,指导和推动更多的水泥厂使用助磨剂,让水泥助磨剂在建设节约型绿色水泥工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